&esp;&esp;相反,现代文学这边就有点火力不足的意思了。处处被压制。
&esp;&esp;叶落又看了看,感觉好像也没啥事,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了,愿意吵就吵吧,随他们去吧。这种对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解的。
&esp;&esp;不过,这事倒是给他提了一个醒。自己虽然不在出席中日文学论坛了,但自己也可以继续写一些现代文学的作品啊。
&esp;&esp;他才拿出来一些现代诗,就已经吸引来了这么多现代文学界的粉丝。
&esp;&esp;如果把地球上那段文学史全都给搬过来,那效果会是怎样?能吸引多少粉丝?
&esp;&esp;叶落不知道,但是,他却有点期待了。
&esp;&esp;想到就做。
&esp;&esp;起床。
&esp;&esp;下地。
&esp;&esp;打开电脑。
&esp;&esp;叶落坐在电脑前,并没有着急码字,而是点上了一根烟,思考了起来。
&esp;&esp;他最近抽到了很多民国时期的人物碎片,不说将那个时代看完了吧,但也算是了解了个七七八八。
&esp;&esp;毕竟,这个时代的时间跨度其实是比较短的,但人物出的却很密集,这对叶落了解这个时代来说是个很有利的点。
&esp;&esp;对于地球上的这些民国时期的文豪们,叶落心里也个大致的判断。
&esp;&esp;要是弄个文学界的排名的话,那叶落毫无疑问会将鲁迅排在这个时期的第一位。
&esp;&esp;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,可句话放在鲁迅身上,却不成立。
&esp;&esp;他就是公认的民国时期第一文豪!
&esp;&esp;也许第二第三会有争议,但鲁迅这个第一,却毫无争议。
&esp;&esp;叶落也抽到过一些时间比较靠后的文人作家,他们的记忆中对鲁迅的评价也是相当一致的,都是高度的赞扬。
&esp;&esp;叶落在电脑上写下,“民国十大文豪”。后边又开始罗列名字,鲁迅、老舍、沈从文、林语堂……不过写着写着,叶落就发现,不知不觉就超过十位了。
&esp;&esp;叶落挑了挑眉,删删减减,捣鼓了半个多小时,才算是确定下了十大文豪的名单。
&esp;&esp;该说不说,民国时期,绝对是华夏文学大师云集的一个时代。
&esp;&esp;还真不太好挑选。
&esp;&esp;但是,叶落也没办法,他倒是想把这些人都单独写一本书,但问题是,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啊。
&esp;&esp;叶唐系列现在才更新了两本三个人物,这要是再开个民国系列,那得了,这辈子不用干别的了,就写这两个系列就行了。
&esp;&esp;所以,那么多的民国大师,叶落不可能都给他们单独写一本书。
&esp;&esp;甚至,叶落感觉自己挑选的十位都没准写不完。
&esp;&esp;要知道这些人和刘禹锡白居易不一样,他们好多都是小说家。
&esp;&esp;就比如鲁迅、老舍,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小说作品。
&esp;&esp;叶落把他们写成书,那他们这些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肯定得写出来啊。
&esp;&esp;这工作量,简直就是恐怖了!
&esp;&esp;可以想象一下,一本《民国鲁迅传》里面,包含了鲁迅写过的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、《朝花夕拾》等等作品,这本书要是真写出来,得有多少字?
&esp;&esp;不过这也难不倒叶落,他早就想好处理的办法了,搞一个单独的附属丛书就是了。
&esp;&esp;现在的问题是,第一本书,写谁?
&esp;&esp;鲁迅?
&esp;&esp;老舍?
&esp;&esp;沈从文?
&esp;&esp;想来想去,叶落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。
&esp;&esp;民国的时间跨度太短,反而让叶落有点难以落笔。
&esp;&esp;而且,在叶落得到的这些记忆碎片当中,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东西。他脑子里,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。
&esp;&esp;民国的这些大文豪,其实很多人都有着另外的身份。
&esp;&esp;叶落抽了一根又一根的烟,最终,他又在电脑上写下“新文化运动”这几个字。
&esp;&esp;他决定,就从这里切入!
&esp;&esp;民国系列的第一本书,叶落谁也不写了。
&esp;&esp;就写那个时代!
&esp;&esp;算是他民国系列的开山之作与背景铺垫。
&esp;&esp;“1915年,日国加紧了在华的扩张的步伐……袁世凯企图复辟,签署了丧国辱权的二十一……此时的华夏,处于风雨飘摇之中。”
&esp;&esp;“同年九月,陈先生于上海创办了《青年杂志》……并在创刊号上发表《敬告青年》一文。”
&esp;&esp;“李先生发表《青春》一文章……”
&esp;&esp;“次年九月一日,《青年杂志》改名为《新青年》……同年十月一日,陈先生在杂志上发表《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》一文。”
&esp;&esp;“1917年初,陈先生就任北大任文科学长,《新青年》杂志编辑部也随之迁于帝都……”
&esp;&esp;“1918年一月,鲁迅先生、胡适、钱玄同、刘半农、周作人、沈尹默等人参加编辑部工作……”
&esp;&esp;“1919年,五月四日,在帝都爆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……”
&esp;&esp;“……”
&esp;&esp;“……”
&esp;&esp;叶落一整天没出屋,到晚上八点多钟的时候,他删删减减的,一共在电脑上写下了三十多万字。
&esp;&esp;从1915年到1921年,叶落将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,通过这些替国人追寻希望、找寻出路的文人展示了出来。
&esp;&esp;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,更是数不胜数。
&esp;&esp;只不过,叶落并没有在这本书里涉及太多的文章和小说。很多文章小说,叶落就只给了一个名字。就比如鲁迅先生的那些代表作,甭管是长篇还是短篇,叶落是一个字的内容也没写。
&esp;&esp;事实上,这已经是一本完整的书籍了。直接拿到出版社出版就可以了。
&esp;&esp;但是,对于这本书,叶落只是把它当做一本序言。出版也可以,不出版呢,也无所谓。
&esp;&esp;为后续的作品进行铺垫罢了。
&esp;&esp;所以,叶落就直接把它复制到微博上了。
&esp;&esp;当然,该有的书名还是